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见沧洲已十霜,梦中炯炯此灵光。
青山拄杖尚能否,华发与秋俱老苍。
夜雨丰湖吟浩荡,夕阳鹤观吊兴亡。
通家有子今头白,此意堪君累十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纪寄给友人朱沧洲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沧洲的深深怀念以及岁月流转的感慨。首句“不见沧洲已十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已久,时光荏苒,已有十个秋冬过去,流露出对往昔友情的追忆。次句“梦中炯炯此灵光”则通过梦境中的明亮光辉,表达了对沧洲精神的永恒记忆。
“青山拄杖尚能否”暗示朱沧洲年事已高,可能身体不再硬朗,杖藜而行,增添了对友人健康的担忧。接下来,“华发与秋俱老苍”进一步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场景,连头发都与秋天的草木一同变得苍老。
“夜雨丰湖吟浩荡,夕阳鹤观吊兴亡”通过描绘夜晚在丰湖边吟咏和傍晚在鹤观凭吊历史兴衰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诗意生活和对世事变迁的沉思。最后一句“通家有子今头白,此意堪君累十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希望借酒表达这份情感,即使对方的孩子都已经白头,这份思念之情仍足以畅饮十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详
冰霜骨格玉精神,索笑巡檐不厌频。
清瘦绝如人有韵,品题除是笔无尘。
一枝影里溪山晚,万斛香中天地春。
几度见渠诗便好,此花前世定诗人。
危磴上嶙峋,泉声静更闻。
雨添三尺水,僧卧半间云。
境胜诗难好,林深日易曛。
忘言观众妙,一缕起炉熏。
幽兴忽不惬,山蹊策杖游。
林深树叠影,溪涨水重流。
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
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
不具看花眼,萧然绿暗村。
贫来疑笔砚,老去信乾坤。
日澹树无影,潮回草有痕。
诗成鸥没处,鸦外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