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蚕辞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

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㬠蒿草。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

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

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

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蚕丝生产过程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农家妇女的勤劳与期待。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开篇即刻画出正在成熟的桑蚕和它们吐出的白色茧丝,这些茧丝洁白而细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

“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㬠蒿草。”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突出了桑蚕养殖的良好条件,以及农家对这些条件的珍视。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这里的“神蚕”可能是指桑树或养蚕的重要性,而“年来为尔祭神桑”则表明了人们对于桑蚕生长的祈福和感激之情。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这两句强调了良好的天气条件对养蚕的重要性,晴朗的天空和没有害虫是理想的养蚕环境。

“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这里描绘了一幅欢庆的画面,可能是在桑蚕吐丝结束后的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对丰收和繁荣的期待。

“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这两句展示了农家在蚕丝生产完成后的喜悦,以及对上缴税赋的服从。

“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最后几句诗透露出一种紧迫感,可能是因为时间紧迫需要尽快完成纺织工作,或许是在询问应该将这些蚕丝交给哪位织布的工匠。

整首诗通过对桑蚕养殖和蚕丝生产全过程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农业社会中劳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人们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鞦韆词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鞦韆,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其一)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

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形式: 词牌: 三台 押[真]韵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其二)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形式: 词牌: 三台 押[庚]韵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其三)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

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形式: 词牌: 三台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