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其一)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翻译

平坦的沙滩下,小河的渡口旁,有一个芳草鲜美的村庄,春天的绿色早已覆盖了冬季曾经带来的荒凉。游丝在微风中上下飘拂,流莺在天上飞来飞去,一派大好风光,却让人无限惆怅。
雕花窗外已是深深的夜晚,可心上的人儿还不见归还。鸭形铜香炉上袅袅青烟,炉中的沉香已快燃完,你可知道,在斜阳拉长的海棠树的影子里,耳听着杜鹃声声悲啼,整个黄昏我都站在那里等你。

注释

游丝:春日里,一些虫子所吐的细丝飘拂在空中。
绮窗:雕刻有花纹的窗户。
金鸭:金属制鸭形香炉。
水沉:即沉水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古代用以熏衣和去秽气。
子规:即杜鹃鸟。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叫声凄切,昼夜悲鸣。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春景图。"平沙芳草渡头村",开篇即展现出一片开阔的沙地和茂盛的青草,渡口边的村庄更显恬静。"绿遍去年痕",暗示着时光流转,去年的绿色依然留存,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游丝轻盈飘荡,流莺婉转歌唱,构成了一幅动态而迷人的画面,让人心生陶醉。"销魂"二字,表达了词人对这美景的深深感动。

接下来,"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转向室内,描绘了夜晚归来时的情境。绮窗透出温馨的灯光,金鸭香炉中的水已冷却,暗示着主人的孤独与期待。"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以海棠花影和杜鹃鸟的啼声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情的氛围,词人在海棠花下站立良久,直到黄昏降临,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眼儿媚》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色与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1042)

洪咨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字:舜俞
  • 号:平斋
  • 籍贯:汉族
  • 生卒年:1176~123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和子有韵

翠翘花艾年时昨。斗新五采同心索。含笑祝千秋。

长眉如莫愁。流光旋磨蚁。换调重拈起。

深院竹和丝。皱红裁舞衣。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其二)九日

开笑口。又是茱萸重九。好水佳山长似旧。

健如黄犊走。菊蕊峥峥如豆。风雨轻寒初透。

檐外鹊声谁送酒。莫闲金碗手。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一)寿梦祥

春正美。满眼万红千紫。收拾群香归瓮蚁。

长年花信里。深院帘栊如水。双燕呢喃芳垒。

唾碧轻衫人送喜。梅梢新结子。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朝中措(其一)送同官满归

荷花香里藕丝风。人在水晶宫。

天上桥成喜鹊,云边帆认归鸿。

去天尺五城南杜,趣对柘袍红。

若问安边长策,莫须浪说和戎。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