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千株蜜炬出严闉,走马天街赐近臣。

我亦茅檐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成千上万的火炬从严密的城门中涌出,天街上皇帝骑马赏赐亲近的大臣。
我在简陋的茅屋前自己动手钻木取火,用烧热的针和艾草检验铜人(可能是古代的一种科学实验或医疗器具)

注释

千株蜜炬:众多火炬。
严闉:严密的城门。
走马天街:皇帝骑马在天街上。
赐近臣:赏赐给亲近的大臣。
茅檐:简陋的茅屋。
钻燧:钻木取火。
煨针烧艾:用火烧热针和艾草。
检铜人:检验铜制物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朝堂赐赏寒食的盛景图景。"千株蜜炬出严闉",形象地展现了宫廷中密集而华丽的灯火,这些灯火犹如蜜蜡制成,通过宫门照亮夜空,营造了一种隆重与喜庆的氛围。"走马天街赐近臣"则表明皇帝亲自驾车在天街(长安城的一条主要街道)上巡游,将寒食赏给身边的臣子,这一行为彰显了君主对臣子的恩惠与关怀。

诗人通过"I亦茅檐自钻燧",表达了一种自我超越与努力的精神。茅檐指的是草屋的屋檐,而"自钻燧"则意味着自己在寒冷中坚持不懈地工作或修行。这两句通过对比皇家赐予的温暖与个人的自我磨砺,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修为与国家恩泽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煨针烧艾检铜人",则是对寒食时节的一种生动写照。煨针和烧艾都是古代取暖或保健的方法,而检铜人则可能是一种用来比喻严寒天气中人们手脚僵硬如同铜制的人偶的形象。这两句通过对严冬取暖场景的细腻描绘,增添了整首诗的生动性和视觉冲击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皇权的威仪与恩泽,也透露出个人对于自我修养与寒冷环境中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赞美,是一首集表现朝廷盛况、个人坚韧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渼陂

晴山如黛水如蓝,波净天澄翠满潭。

身在玉壶图画里,心随飞鸟过终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其三)

白叟黄童话使君,买牛买犊谕邦人。

今年菽粟仓箱满,仁政常为七县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其二)

稻塍粟垄绿相连,野老欣逢大有年。

人意物情俱自适,溶溶佳气满江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其一)

日射西山烂烂光,低云遮岸水风凉。

从来鞍马倦行役,笑语不知岐路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