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三)

所议问何事,覼缕为直陈。

一言以蔽之,气谊图常亲。

家酿饫上客,园蔬乐嘉宾。

但剪南亩韭,无取西湖莼。

荷露贮碧筒,秫酒漉葛巾。

色以素为贵,味以淡始醇。

古有真率会,义亦取率真。

愿我座上客,长作联欢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温馨而真挚的聚会,展现了主人对宾客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质朴美好的追求。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流露,传达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首句“所议问何事,覼缕为直陈”,点明了聚会中人们坦诚交流的状态,没有虚伪与矫饰,直接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情感。接着,“一言以蔽之,气谊图常亲”强调了言语间的真诚与友情的深厚,预示着聚会将增进彼此间的关系。

“家酿饫上客,园蔬乐嘉宾”描绘了主人精心准备的美食,不仅有自家酿造的美酒,还有来自园中的新鲜蔬菜,以此款待宾客,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但剪南亩韭,无取西湖莼”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不追求奢华,而是注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荷露贮碧筒,秫酒漉葛巾”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如用荷叶制成的杯子盛装露水,秫酒经过葛巾过滤,展现了聚会中既有趣味又不失雅致的情趣。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聚会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细节的品味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色以素为贵,味以淡始醇”表达了对朴素与淡雅的推崇,认为真正的美好往往在于简单与纯粹。这种观点贯穿于整场聚会之中,不仅体现在食物上,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

最后,“古有真率会,义亦取率真”引用历史上的聚会作为对比,强调了这次聚会的真挚与率性,与古人相呼应,展现出一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而“愿我座上客,长作联欢人”则是主人对宾客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长久地保持这份相聚的喜悦与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社会中一次充满温情与雅趣的聚会,体现了对真挚友情、自然生活以及传统美德的珍视与传承。

收录诗词(304)

祝廷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 字:丹卿
  • 号:颜丞

相关古诗词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四)

客意颇赞成,余怀益欣然。

乃取鼠须笔,乃伸鱼网笺。

两席十四人,一一询华年。

弧辰亦分纪,琐屑开长篇。

诗人有生日,记述累百千。

唐宋迄明清,搜采多名贤。

累累古作者,先后相辉联。

夐哉彼何人,名胡金石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五)

天生德于予,畴无希古心。

叔季亦唐虞,城市犹山林。

无酒即学佛,无弦亦抚琴。

非夷亦非惠,无古亦无今。

何必入林密,何必入山深。

因时展怀抱,触处开胸襟。

或作辋川画,或为梁父吟。

沧洲一片土,旷代谁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六)

阒寂三百年,述作肩吾曹。

扬风与扢雅,江上多诗豪。

长者固耆硕,少者亦英髦。

逵鸿息群翼,野鹤鸣九皋。

煊染疾风雨,叱咤驱波涛。

典丽拟汉魏,高古追风骚。

赠缟必联纻,报李先投桃。

时或飞羽觞,乐趣常陶陶。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七)

追想创始时,丙寅乃设社。

朝政伤不纲,遗贤都在野。

江上诸名流,奔轮扶大雅。

小园集鸾凤,时见众仙下。

或颀而长兮,有愿而秀者。

杞梓与楩楠,众材集广厦。

金锡暨铜铁,陶镕归大冶。

荏苒几春秋,消寒与消夏。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