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学道多多少悟真,真成便见自家身。
三田有路纵横去,万类无缘变换因。
土内养金金色重,鼎中进火火功新。
若于财色全无动,便是蓬莱洞里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先的作品,名为《金丹诗四十八首》之第四十二首。诗中蕴含着深厚的道家思想和修炼之法。
"学道多多少悟真,真成便见自家身。"
这一句表达了通过学习道家的知识和修行方法,逐渐领悟到生命真谛和宇宙真理的过程。一旦达到某种境界,即可看清自己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三田有路纵横去,万类无缘变换因。"
这里所说的“三田”可能指的是修炼中的三个层次或阶段,而“有路纵横去”则意味着在这些修炼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和路径可以选择。而“万类无缘变换因”则表达了万物皆有其固有的规律,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本质。
"土内养金金色重,鼎中进火火功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内丹修炼的情景。“土内养金”比喻着在内心深处培育和转化自己的精神能量,使之日益充沛和明亮。“鼎中进火”则象征着使用内在的热情和智慧来激励自己,“火功新”意味着这种修炼不断更新带来的成果。
"若于财色全无动,便是蓬莱洞里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对外界的诱惑,如金钱、美色等保持不为所动,那么他就如同住在神话中的蓬莱仙境一般,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修炼内丹来达成真我,突显了道家追求个人的精神自主和宇宙合一的主题。
不详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金丹饵了骨毛轻,便觉蓬莱去有程。
澄湛药炉分玉粉,凄凉气海彻三清。
昆崙宫殿年年耸,紫府楼台日日成。
只此便乘云鹤驾,笑人笑我学长生。
隐迹人间数十年,不令众觉种丹田。
五行聚会生俄尔,一颗圆明出自然。
湛湛神炉开白雪,依依铅鼎泻红莲。
近来不觉浮名起,多被人来叩妙玄。
鼎中大药世难知,日月双投姤不迷。
未必妙光方火枣,始思玄理号交梨。
溶溶朱粉飞云远,湛湛神辉满室齐。
一纪烹煎才得了,便乘鸾辂上天梯。
扰扰寻师苦苦忙,但求神水是仙乡。
荧煌一鼎镕金汁,灿烂三田湛玉浆。
夜半只知真火焥,房中不觉彩霞光。
超凡一粒真堪重,始信蓬莱去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