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呈周茂振舍人陈季陵国正

胸中五斗棘,厌此十日读。

纷然湘罗帕,犹作春笋束。

先生择法眼,一阅不再复。

探囊得至宝,每出辄惊俗。

孟公更超绝,泾渭饱渟滀。

从容了官事,茧纸唾珠玉。

鄙夫闻道晚,衡鉴恐不足。

冥搜夜无寐,惭愧费宫烛。

何时即三昧,屈指社瓮熟。

秋容日夕好,应到堂前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张孝祥所作的《考试呈周茂振舍人陈季陵国正》。诗人以“胸中五斗棘,厌此十日读”开篇,表达了对长时间读书的厌倦之情。接着,“纷然湘罗帕,犹作春笋束”运用比喻手法,将湘罗帕比作春笋,形象地描绘了读书时的繁杂与束缚感。

“先生择法眼,一阅不再复”则赞美了高明的老师能一眼识破真伪,不再需要反复验证。“探囊得至宝,每出辄惊俗”形容得到珍贵知识后,每次运用都能让世俗之人感到惊讶和敬佩。这里巧妙地将求知的过程与成果展现出来。

“孟公更超绝,泾渭饱渟滀”通过对比孟公的超凡脱俗,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宝贵和重要性。“从容了官事,茧纸唾珠玉”描述了在处理公务时,诗人能够从容不迫,如同在茧纸上轻唾就能化为珠玉,展现了其才华横溢。

“鄙夫闻道晚,衡鉴恐不足”表达了诗人自谦自己发现真理或理解深刻道理的时间较晚,担心自己的判断力不够。最后,“冥搜夜无寐,惭愧费宫烛。何时即三昧,屈指社瓮熟。秋容日夕好,应到堂前菊”则表达了诗人深夜苦思,虽感到惭愧但仍然坚持探索,期待早日达到心灵的宁静(三昧),并期待着秋天到来,菊花盛开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体现了其对自我认知的谦逊态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子云白莲

仙人玉步摇,佛子白练衣。

新妆水底明,素手风中挥。

盈盈夜露光,滟滟秋江肥。

寒月分好色,朝霞借馀辉。

遥闻功德水,尽洗幻化非。

惟此妙花幢,坐受诸天围。

乡来孤山游,末觉所见稀。

零落塞草边,相逢故依依。

结实须及早,要令饱霜威。

采剥登君盘,勿嫌此么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与赵李二同年夜饮有怀石使君惠叔

佳月久不见,忽见如故人。

清风何方来,过我孤竹君。

我有一尊酒,政为二子斟。

会此风月宵,更觉笑语新。

北城石先生,欲唤不敢频。

坐上欠此客,长怀渺无津。

南方凤之徒,瑞世五色文。

铁石赋梅花,一洗瘴海氛。

台家须贡珍,我欲列九阍。

且补谏官阙,日酌白兽尊。

形式: 古风

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

伍君为涛头,妒妇名河津。

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

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

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

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

已矣无柰何,质之云中君。

天门开九重,帝曰哀汝勤。

狭世非汝留,赐汝班列真。

司命驰先驱,太一诹吉辰。

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

朱宫紫具阙,冠佩俨以珍。

宓妃与娥女,修洁充下陈。

至今几千年,玉颜凛如新。

楚人殊不知,谓公果沉沦。

年年作端午,儿戏公应嗔。

形式: 古风

题朱元顺浯溪图

去年过浯溪,王事有期程。

夜半度湘水,但见天上星。

平生中兴碑,梦入紫翠屏。

已办北归时,十日穷攀登。

今朝复何朝,忽此短轴横。

历历眼中见,湘山无数青。

白云著山腰,楼阁秋气明。

便欲扶短策,下濯沧浪缨。

主人山水仙,妙处心自评。

元顺骨已冷,千载交盖倾。

赏音寄幅纸,益见忠孝情。

题诗疥公画,托我不朽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