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西湖处士与诗人千古相知的深厚情谊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得月总为荒径友,栖岩俱是上流人"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月光与岩石以生命,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喻了诗人与高洁之士的交往。"先将素影惊衰鬓,不为闲心恼客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虽年华已逝,但依然保持高洁之志,不受世俗尘埃所扰的心境。最后"放鹤亭前三百树,而今无复故山春"以放鹤亭的景象收尾,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