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刘清的《月夜宿云门寺》描绘了夜晚在山中寺庙住宿的宁静与清幽。首句“攀萝陟层峦”展现了诗人登山寻宿的过程,充满艰辛与探索。接着,“众鸟不闻声,悠然夜方寂”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只有诗人与自然的对话。
“一规月破云,流辉照虚壁”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穿透云层,洒在寂静的墙壁上,营造出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萧萧松影寒,皎皎山光白”通过松树和月光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山寺的清凉与纯洁。
“蛩号露草清,猿啸烟林碧”通过虫鸣和猿啼,增添了山林的生动与野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我心素爱闲,此来惬所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喜爱,以及决定永久告别俗世烦恼的决心,要与自然同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山寺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