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

亭长归故乡,三候歌乐章。

人情重怀土,锦衣自项王。

临安钱具美,意气何扬扬。

贩盐无赖子,起家自钱塘。

兵屯八百里,倒戈贼惊惶。

功成守兹土,一剑凛寒霜。

玉带留盟府,名马赐骕骦。

自以仲谋比,为命拜朱梁。

城名衣锦里,山作功臣坊。

还乡歌三节,慨慷比高皇。

呜呼唐季多草窃,图谶何荒唐。

东南尽割据,两京茂草黄。

汴渠啸鸼钌,六鹢助披猖。

钱氏亦盗耳,据守固封疆。

潮头三千弩,何不射虎狼。

昭谏悲陵谷,野鹤自高翔。

帝秦鲁连耻,霸越鸱夷亡。

坐拥州四十,宫室移相望。

一朝怀桑梓,父老共彷徨。

平生不逾洛,何自来归装。

无孛无欺徒虚语,鞭箠聚敛德何凉。

梦魂惭愧凌烟阁,表忠区区姓谥扬。

徒为新朝守,多藏自厚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越王钱镠的一生,从他归乡的朴素情感,到成为一方霸主的辉煌历程,再到晚年归乡的感慨与反思。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

首句“亭长归故乡,三候歌乐章”,点明了钱镠从一个小小的亭长,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接着,“人情重怀土,锦衣自项王”两句,通过对比项羽的锦衣华服,强调了钱镠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临安钱具美,意气何扬扬”描绘了钱镠在临安的辉煌成就,他的意气风发,展现了他作为一方霸主的风采。“贩盐无赖子,起家自钱塘”则回顾了钱镠早年的艰辛创业之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商贩,最终建立起庞大的势力。

“兵屯八百里,倒戈贼惊惶”描述了钱镠军事上的强大,以及他在对抗敌人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猛和智慧。“功成守兹土,一剑凛寒霜”则赞扬了钱镠在成功后,依然坚守土地的决心和勇气。

接下来的几句“玉带留盟府,名马赐骕骦。自以仲谋比,为命拜朱梁”则进一步展示了钱镠的权势和地位,以及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他将自己与三国时期的孙权相提并论,甚至得到了朱梁皇帝的封赏。

“城名衣锦里,山作功臣坊”则赞美了钱镠对家乡的贡献,他的名字被刻在了衣锦里,山也被命名为功臣坊,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最后,“还乡歌三节,慨慷比高皇”表达了钱镠晚年归乡时的感慨,他的歌声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与古代帝王的豪情壮志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整首诗通过对钱镠一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英雄主义和对家乡的深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诗中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人性的反思,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庄宗

三垂冈,置酒时,百年哀声歌以思,百年功业谁将遗。

奇男独数李亚子,沙陀部落咸心死。

鸂鶒之杯翡翠盘,朝廷敕赐厚无已。

三仇未报君恩重,晋王遗命留三矢。

燕刘父子不足道,伪梁契丹真敌垒。

异姓封比同姓王,唐亡晋在唐不灭,君父仇深讵可忘。

元凶未殄身先帝,梁不亡唐晋亡唐。

张家老奴含愧死,洛阳宫氏尽鞠场。

射鸭回来初下马,宫中齐呼李天下。

龙衮只作优孟衣,新磨曾是批颜者。

梨园筝琶禁中焚,一抔灰烬哭新君。

西风落日长安道,回首伤心鹞儿军。

早知富贵不再世,悔不当年奉唐裔。

英雄末路真堪嗟,功高志满徒自敝。

金莎之山安在哉,可怜买药刘翁有佳婿。

形式: 古风

石晋

千秋宴罢洛阳宫,石郎从此归河东。

不念心胆推舅氏,再世俨谓他人翁。

南面中州北面虏,岁输金币割吾土。

阳城一捷讵为功,维翰和亲计罔补。

铁骑长驱入汴来,十万横磨剑锋摧。

禁苑调鹰浑未醒,穷庐啖饭何时回。

可怜一十六州地,三代而还不易治。

屈膝虏廷四百年,铁打此错同儿戏。

将取固舆资寇仇,靖康之难职此由。

嗟呼一寸黄金一寸土,石氏贻谋祸千秋。

形式: 古风

眠龙洞

石床岩溜古杉松,帝子来游此寄踪。

身世何缘投万里,风尘到处怨三丰。

秋高怕唳云中鹤,霜落愁闻月下钟。

叹息骊珠久离握,何曾安稳作眠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苴力铺二首(其一)

白石粼粼屋数间,板桥流水自潺潺。

当年旅舍今萧索,满地牛羊夕照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