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茫临故关,迢遰照秋山。
万里平芜静,孤城落叶闲。
露浓栖雁起,天远戍兵还。
复映征西府,光深组练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图景。开篇“苍茫临故关,迢遰照秋山”两句,通过对荒凉古关和连绵秋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万里平芜静,孤城落叶闲”接着描述了边塞之上的宁静与孤独,以及时间在这里缓慢流逝。
“露浓栖雁起,天远戍兵还”两句,通过露水和飞起的大雁,勾勒出边关的清冷与守军的归来,增添了一份边塞的苍凉感。最后,“复映征西府,光深组练间”则是对月光下的戍堡以及兵器交错声响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边塞夜晚的肃杀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和军事生活的刻画,展现了唐代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坚守,以及他们对遥远家乡的思念。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笔触,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历史沧桑。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沈沈延阁抱丹墀,松色苔花颢露滋。
爽气晓来青玉甃,薰风宿在翠花旗。
方瞻御陌三条广,犹觉仙门一刻迟。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
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
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
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
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
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
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阿娇年未多,体弱性能和。
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