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赋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

烽传戎垒密,驿远客程贪。

春尽花犹坼,云低雨半含。

种畬多菽粟,艺木杂松楠。

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

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

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

快心逢旷野,刮目望浮岚。

考古时兴感,无诗日每惭。

嘉陵最堪忆,迎马柳毵毵。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翻译

从前在蚕丛之地以北驻守,常常南行至凤凰聚集之处。
烽火频繁传递战事信息,驿站遥远,旅途艰辛。
春天结束,花朵仍未完全绽放,乌云低垂,雨水含蓄。
农田多种植豆类和谷物,树木种类繁多,有松树和楠木。
妇女打水用的是陶器,民居大半是简陋的草屋。
风尘弥漫栈道楼阁,雷电在深潭中起舞。
城市近在咫尺,乡间仍保留着蜀地方言。
在广阔的野外心中畅快,眼前浮云变换,令人惊叹。
每当研究古事激发感慨,没有诗歌记录就感到惭愧。
最难忘的是嘉陵江,迎接马匹的岸边柳树成荫。

注释

昔戍:从前驻守。
蚕丛:古代地名。
北:北方。
凤集:凤凰聚集。
烽传:烽火传递。
戎垒:军营。
驿远:驿站遥远。
客程:旅途。
春尽:春天结束。
花犹坼:花朵未开。
云低:乌云低垂。
菽粟:豆类和谷物。
艺木:种植树木。
妇汲:妇女打水。
陶器:陶土器皿。
草庵:草屋。
风烟:风尘。
栈阁:栈道楼阁。
湫潭:深潭。
秦风:秦地风俗。
蜀语:蜀地方言。
旷野:广阔的田野。
考古:研究古事。
无诗:没有诗歌。
惭:惭愧。
嘉陵:嘉陵江。
柳毵毵:柳树成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赋》,描绘了作者在南郑戍边期间的生活与感受。诗中通过描绘昔日戍守的艰辛,烽火连天的紧张局势,以及春日花开未尽、云雨低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边地的艰苦环境和朴素民风。诗人提及妇人汲水用陶器,民居简陋,反映出当地的生活条件。山川险峻,风烟弥漫,雷霆激荡,显示出壮丽而苍茫的自然景观。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叹历史遗迹,对古代文化有所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以嘉陵江畔柳树依依的形象作为结尾,寄托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又流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

厌烦只欲长面壁,此心安得顽如石。

杜门复出叹习气,止酒还开惭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

燕宫最盛号花海,霸国雄豪有遗迹。

猩红鸭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繁华一梦忽吹散,闭眼细思犹历历。

忧乐相寻岂易知,故人应记醉中诗。

夜阑风雨嘉州驿,愁向屏风见折枝。

形式: 古风

驿舍海棠已过有感

凄凉古驿官道傍,朱门沈沈春日长。

暄妍光景老海棠,颠风吹花满空廊。

物生荣悴固其常,惜哉无与持一觞。

游蜂戏蝶空自忙,岂知美人在西厢。

我虽已老犹能狂,伫立为尔悲容光。

盛时不遇诚可伤,零落逢知更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齿发

暮境侵寻岁月遒,齿摇发脱又经秋。

此身要是归衰谢,外物何须更固留。

皂白从来憎了了,登临且复送悠悠。

嗣宗痛饮图南睡,万事输君此一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齿发叹

乐天悲脱发,退之叹堕齿。

吾年垂九十,此事已晚矣。

发脱妨危冠,齿堕废大嚼。

晨兴对清镜,何以慰寂寞。

造物本无心,岂欲使汝衰。

曷不望长空,两曜无停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