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己巳庚午自冬徂春,霜雪严凝,继以风雨,逸兄闷苦,有词。依调赓和

平生爱蹈孤山雪,木落江空。柳絮因风。

一倍精神长化工。帘栊深窣庭轩敞,君拥炉红。

我倚书丛。六十翁怜七十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冬日里独坐窗前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

“平生爱蹈孤山雪”,开篇即点明了老人对冬日雪景的喜爱,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雅情趣。“木落江空”、“柳絮因风”,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寂寥景象,木叶凋零,江面空旷,随风飘扬的柳絮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也暗示了老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与淡泊。

“一倍精神长化工”,这一句巧妙地将老人的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的生机相联系,表达了老人虽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仿佛是大自然的化身,具有创造生命的力量。这种精神上的坚韧与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相呼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帘栊深窣庭轩敞,君拥炉红。我倚书丛”,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老人的生活状态。深闭的窗帘、宽敞的庭院、温暖的炉火、堆满书籍的书架,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反映出老人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品味。

“六十翁怜七十翁”,结尾一句表达了对年长者的关怀与敬重,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蕴含着对老年生活的一种理解和尊重,是对老年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老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5)

魏元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

茫茫天意何须问,多事灵均。杳矣南冥。

倏忽何如浑沌情。树犹如此花无奈,老去春心。

遁去天形。风雨偏宜午夜闻。

形式:

百字令.自题诗卷

头颅如许,竟青丝消尽,居然霜意。

看镜何劳勋业问,妄想年来都废。

小技雕虫,奇文吐凤,自玩还堪喜。

閒情多少,浮云过眼而已。

回忆剡社当年,风流裙屐,标榜相腾起。

邺下才人谁健在,不分凋零如此。

我亦穷愁,荒荒岁月,四十无闻矣。

豹皮留在,未知留与谁氏。

形式:

金缕曲.秋夕忆亡友应叔申诗,泫然赋此

萧夜清无寐。把心头、故人佳句,重新温起。

唾欬自天难收拾,断玉零珠犹记。

问当日、风流谁比。

雨雪江关原共惜,云弟兄、词赋吾惭矣。

甘俛首,深深地。一时裙屐称才子。

最伤心、晨星牢落,数来无几。

风雅犹存溪南北,似我虚名而已。

但后顾、茫茫谁继。

乱世文章天下贱,更何人、搜索穷肝肺。

九泉下,应垂泪。

形式:

双双燕.望海

茫茫海水,问昔日夷亶,而今何处。

扶桑濯足,此志潜惹无据。徐市求仙径去。

顿化作、弥天蜃雨。凭风寄语蓬莱,还我三千男女。

几度。潮声听取。似汨汨飞扬,东华尘土。

越王台圮,剩有零星渔户。谁作中流砥柱。

任一碧、惊涛飞舞。至今指点犹疑,烟岛夕阳无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