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所作的《送从子之江西(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子孙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首句“汝壮身须远”,言及年轻一辈即将远离家乡,开始新的生活;“吾衰意转迷”则流露出诗人自己年事已高,内心迷茫,对于家人的离去感到更加惆怅。
“一门半生死,诸侄又东西”描绘了家庭成员的离散,一半亲人已经去世,剩下的侄子们也各自东西,家庭的团聚显得愈发稀少。接下来,“孺子亭前坐,滕王阁上题”通过回忆过去在特定地点的相聚,寄托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大江波浩荡,庐阜与天齐”,以壮丽的自然景象收尾,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苍茫,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子孙在远方能像大江一样勇往直前,庐山般的峻岭也能与天相接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之痛,又有对后辈的期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