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合掌岩小庵的壮丽景色和清幽氛围。首句“壁削双峰陡,庵临万仞遥”以峭壁陡立、小庵高悬的景象开篇,展现出一种雄伟而孤高的气势。接着,“俯窗魂屡动,步径石疑摇”两句,通过人物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站在庵中所见的动态景象,窗户似乎触动了游子的心魂,石径仿佛在脚下轻轻摇晃,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人迹谁堪下,山灵气日骄”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神秘与不凡,暗示了山中灵气的充沛,让人不敢轻易涉足。最后,“岩花与涧草,随意碧萧萧”以自然界的生机盎然收尾,岩上的花朵和涧边的青草,无论何时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前文的壮丽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合掌岩小庵及其周围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