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感怀(其一)

干戈愁满地,怅怅欲何之。

天步艰难日,民生困厄时。

笙歌声已歇,鼓角听尤悲。

小立河桥上,斜阳照大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秋望感怀(其一)》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描绘战乱年代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人民困苦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干戈愁满地”,开篇即以“干戈”象征战争,点明了时代背景,满地的战乱景象令人愁绪满怀。接着,“怅怅欲何之”一句,诗人直抒胸臆,面对国家的艰难局面,内心充满迷茫与无奈,不知何处是归途。

“天步艰难日,民生困厄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指出在国运艰难之时,百姓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笙歌声已歇,鼓角听尤悲。”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欢乐与今日的哀伤,展现了战乱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昔日的笙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战场上的鼓角声,这声音在诗人耳中却显得格外凄凉,加重了对时代的哀叹。

最后,“小立河桥上,斜阳照大旗。”诗人独自站在河桥之上,夕阳的余晖洒在旗帜上,这一画面既壮丽又孤独,蕴含着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整个诗篇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秋望感怀(其二)

城南与城北,满目景苍凉。

村舍焚馀废,田园战后荒。

戒严多斥堠,伏衅惧萧墙。

不忍谈时事,西风易断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夜书怀(其一)

空斋寂坐感牢骚,一片秋声起怒涛。

大海鱼龙方叫啸,中原鸿雁更哀嗷。

四城杀气传金柝,万里雄心付宝刀。

闻道神京呼癸切,挽刍无计首空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夜书怀(其二)

书生白面亦谈兵,杀贼无人孰请缨。

忧国何须论在位,轻财未必尽沽名。

剑锋未试光腾啸,棋劫难消尚战争。

寄语运筹帷幄者,好须努力答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咏三貂岭

叠壑重岩百状呈,淡、兰于此判疆城。

山深路自云中出,岭峻人从树杪行。

夹道花从风里馥,悬空水带石头鸣。

嵯峨几欲登天似,浓霭还多扑面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