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才情百巧斗风光,却笑雕花刻叶忙。
熨帖新巾来与裹,犹看腾踏少年场。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玩之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青春活力的赞扬。
“才情百巧斗风光”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女子在春光中的活泼可爱形象,她们或许在用各种精巧的手工艺品来装扮自己,与春天的风光一较高下,展现着青春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却笑雕花刻叶忙”接着这股欢愉的氛围,诗人描绘了女子们在春日里忙于雕刻花纹、剪裁树叶,她们的笑声与劳作交织,展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景。
“熨帖新巾来与裹”这一句转向了诗人自己的动作,他在用熨斗熨烫着一块新的头巾。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细节生活的关注,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准备或整理的意味,可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春日游玩。
“犹看腾踏少年场”最后一句,则是一种回忆和怀旧的情感流露。诗人似乎在通过眼前的景象,回想起过去那些年轻时光里的欢乐集体活动,或许是在田野间奔跑的画面。这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召唤,也是对青春时光的一种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美好瞬间的热爱。它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捕捉到了生命中那些值得珍视的片段,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青春活力的无限赞美。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
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白衫裁袖本教宽,朱紫由来亦一般。
王老小儿吹笛看,我侬试舞尔侬看。
单床薄被又羁栖,待到花开亦甚迷。
若道折多还有罪,只应莺啭是金鸡。
近来桃李半烧枯,归卧乡园只老夫。
莫算明年人在否,不知花得更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