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旅次书怀

淮流直北尚吴趋,津要华离臭味殊。

旅馆乡音间风雨,暮江春思托蘅芜。

蜩螗世务舟争闸,湖海人情马识途。

多少男儿经过眼,几人愿作执金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清和旅次书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所感。

首联“淮流直北尚吴趋,津要华离臭味殊”描绘了诗人行经淮河,向北前行,到达吴地的情景。淮河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而吴地则与北方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这种差异在渡口的“津要”处尤为明显。诗人以“华离”二字形象地表达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颔联“旅馆乡音间风雨,暮江春思托蘅芜”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旅途中,旅馆成为暂时的归宿,但乡音的缺失使得孤独感倍增。风雨交加之夜,诗人独坐旅馆,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暮江春思,不仅指眼前的江水在春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蜩螗世务舟争闸,湖海人情马识途”则转向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在繁忙的世务中,如同船只争抢闸口一般,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忙碌奔波。然而,在广阔的湖海之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却如同马识途一般,虽然复杂多变,但总能找到彼此理解与共鸣的方式。

尾联“多少男儿经过眼,几人愿作执金吾”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诗人感慨于世间众多的男儿在人生的道路上匆匆而过,但真正愿意承担重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个人责任与使命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和道中

长路赴迢迢,危车心旆摇。

水涡还病马,石路接平桥。

宿雨浮麦陇,春烟沾柳条。

风尘浑未惯,发轫自今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乘车行

南人乘船类车两,直骤天堑孤情壮。

北人车两类乘船,长路崎岖出万状。

有时横风大浪作,舟出浪尖坐天上。

卒焉一蹶不可持,倒落深潭三百丈。

吁嗟游子勿沮丧,愿息长风平大浪。

康庄安吉日华高,如照江南朱雀舫。

形式: 古风

朝涉偶成

春风驻芳陌,天光照吟魄。

渡头双白鸟,惊人入空碧。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黄河篇

羽渊饮血黄熊化,庞狐九尾涂山嫁。

天遣真王出石纽,浊流倒撞天河下。

八年疏瀹肇启谁,崇伯有子天为悲。

大费朝发烈山焰,庚辰夜走巫支祁。

岳麓碑成专阃寄,股胫无毛不告瘁。

荆扬稻稌桑土蚕,一凿龙门开美利。

西门邺令锄奸狙,绵钱十万穿漕渠。

二千年来故道徙,遂令淮海悲其鱼。

汉家永平二渠酾,依然曲直一千里。

惜哉故事不允终,修筑金堤计方轨。

吁嗟乎千秋万岁颂神禹,九载勤劳作怨府。

云何师鲧不受诛,我为崇伯呼天告冤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