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

抛却故乡春,远为行役人。

野花纷到眼,游子一伤神。

大地同风露,孤根独路尘。

名园多弃壤,谁许托栽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艾畅的《野花》描绘了一位远离故乡的行役者在旅途中的感受。首句“抛却故乡春”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温暖春色的舍弃,暗示了离乡背井的艰辛。接着,“野花纷到眼”以视觉形象,写出旅途中无处不在的野花,它们虽美,却触动了游子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令人“一伤神”。

诗中“大地同风露,孤根独路尘”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将自己比作孤零零的野花,与大地的风露和尘土共处,象征着在外漂泊的无助与落寞。最后两句“名园多弃壤,谁许托栽新”,以名园中的废弃土地隐喻自己的才华或理想,无人赏识或接纳,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野花这一意象,展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人生际遇的感慨,语言朴素而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7)

艾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同赵直夫对月

天涯一片月,照我宿淮东。

故国几时到,扁舟今夜同。

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

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经古战场

云老日无色,萧萧白草乾。

古烽黏壁死,朽骨泣沙寒。

大地何曾隘,群生竟不安。

纷纷一蛮触,凭吊独心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寄黄树斋

一别柴关掩玉华,情怀寥落亦堪嗟。

溪风渐冷鹤噤语,山雪欲来梅试花。

小病屐声三径涩,间愁阑影一阶斜。

思君怕对空潭水,照得吟肩瘦倍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卯山

真人楼阁郁崔嵬,缥缈灵坛绝壁开。

一室烟霞鸡犬去,三更镫火鬼神来。

箫声空渡天边月,剑迹难寻石上苔。

羽客不还丹灶冷,秋风林下独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