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野的《征夫怨》描绘了一幅边塞苍凉的画面。首句“黄云白草没燕山”,以黄云蔽日、白草遍野的景象,暗示了边疆的荒芜与战争的残酷,燕山作为边关的象征,更增添了诗的辽阔感和历史厚重。次句“百战空存两鬓斑”则直接揭示了主人公历经百战后的疲惫与沧桑,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斑驳的痕迹,表达了征夫们无尽的辛劳和对家国的忠诚。
最后两句“不识征夫三十万,几人生入玉门关”,通过反问的方式,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生还者的稀少。三十万征夫中,又有多少能活着返回家园,进入象征和平与归宿的玉门关?这句诗饱含着对征夫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的控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牺牲和无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