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寒山寺寄道上人

归舟欲住更匆匆,晚色苍苍迫下舂。

两岸杏花寒食雨,数株杨柳酒旗风。

江边尚说寒山寺,城外犹听半夜钟。

溪水自流人自老,渔歌长伴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宗的《过寒山寺寄道上人》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暮春景象。首句“归舟欲住更匆匆”,写诗人乘舟归途,急于寻找落脚处,流露出归心似箭的情感。次句“晚色苍苍迫下舂”,通过描绘傍晚时分天色昏暗,春耕的农具舂米声隐约可闻,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接下来,“两岸杏花寒食雨”描绘了春雨绵绵中,杏花盛开的美景,寒食节的气氛也融入其中,增添了季节性和文化意蕴。“数株杨柳酒旗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岸边杨柳依依,酒旗随风飘动的场景,暗示着不远处可能有酒家,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

“江边尚说寒山寺,城外犹听半夜钟”两句,诗人借江边人的口述和远处寺庙的钟声,表达了对寒山寺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活的想象,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最后,“溪水自流人自老,渔歌长伴月明中”以自然景物收尾,溪水潺潺,渔歌悠扬,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流水,唯有渔歌与明月相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岁月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融入了节日、寺庙和渔歌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

陈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林盘所学民家藏温日观葡萄

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

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

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

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

当时豪贵争邀迎,掉头辄走呼不应。

酒酣耳热清兴发,挥洒始觉通神灵。

东家雪练西家帛,布地待师师不惜。

芒鞋踏墨云海翻,满把骊珠轻一掷。

百年画意谁见之,破幅萧条今尚遗。

心垢都除入清净,不尔妙悟何能为。

忆我携书客淮右,大官都送葡萄酒。

寒香压露春瓮深,风味江南未曾有。

林君对此心忉忉,谓余亦种葡萄苗。

何当酿酒二千斛,愁来一饮三百瓢。

形式: 古风

题林周民山矾图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惜哉此物知者稀,深林大谷多所遗。

牧竖樵童尔何苦,剪伐每同荆棘归。

林君本是鳌头客,高卧云间人莫识。

酒酣挥袖卷新图,一笑西山眼中碧。

形式: 古风

怀式古生

岩色幽栖地,泉溪十里村。

夕阳山在屋,秋水月当门。

委巷无车辙,贫家有瓦盆。

百年尘外意,寥阔共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九月晦日感怀

长啸拂吴钩,南图惜壮游。

乾坤同逆旅,风雨忽穷秋。

牢落庄周剑,飘飖范蠡舟。

行藏吾敢必,天意信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