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沄的《乌栖曲》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凄凉画面。"黄昏漠漠黄云迷",开篇即以昏黄的云雾渲染出一种迷茫与寂寥的氛围。乌鸦飞来,想要找个栖息之处,却因"乌来欲栖不得栖"而显得无所适从,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接下来的诗句"十二楼台锁烟雾"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楼台隐没在烟雾中,如同被封锁,乌鸦找不到合适的归宿,只能"栖向谁家树",流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情感。诗人借此寓言,可能是在表达游子在外的境遇,或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此时客子心恻恻"直抒胸臆,写出客居他乡的人此刻内心充满哀伤。"起看落月霜华积",抬头望见冷月和堆积的霜华,更增添了凄冷的意象,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情。
最后以"一声清角乌头白"作结,清角声悠扬,乌鸦羽毛如雪,黑白对比强烈,既增添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岁月沧桑,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为深沉。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乌鸦的处境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