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继的《秋晚过西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秋日山居图景。首句“游吟何处最宜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西庵这样的地方最适合频繁地游历吟咏。接下来,“谷木溪西第一邻”点明了西庵位于山谷树林之中,临近溪流,环境幽静。
“竹径清风啼黠鸟”一句,通过竹林小径上传来的清风和黠鸟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在此处心境的轻松自在。傍晚时分,“柴门落日对闲人”,诗人独自面对夕阳,享受着这份闲适与孤独,更显其超脱尘世的追求。
“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两句,写诗人漫步云端,衣裳似乎因秋意加重而显得分外沉甸,同时感叹自己新添的白发映照在水面,流露出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随性自在生活的满足,即使在秋季也能悠然自得,无需等到春天才饮酒弹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庵的秋日景色,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淡淡感伤,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