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和正辅一字韵

故居剑阁隔锦官,柑果姜蕨交荆菅。

奇孤甘挂汲古绠,侥觊敢揭钩金竿。

已归耕稼供蒿秸,公贵干蛊高巾冠。

改更句格各謇吃,姑固狡狯加间关。

形式: 古风

翻译

故居位于剑阁之外,与锦官城相隔,柑橘、生姜、蕨类植物交织生长在荆棘和菅草之间。
奇特而孤独的甘甜,如同挂在古井绳索上的汲取,小心翼翼地期待着能钓得金竿的收获。
已经回归田园,耕耘作物只为供应稻草和秸秆,尽管地位尊贵,但仍保持朴实无华,头戴高高的斗笠。
改变诗文格式,各自坚持直言不讳,姑且保持狡黠,行事周全曲折。

注释

故居:过去的居所。
剑阁:古代地名,位于四川北部。
锦官:成都的别称,因织锦业著名。
柑果:柑橘树结的果实。
姜蕨:生姜和蕨类植物。
汲:打水。
绠:井绳。
钩金竿:比喻钓取高位或财富。
耕稼:耕田种地。
蒿秸:稻草和秸秆。
干蛊:古代官职,负责纠察过失。
句格:诗文的结构和形式。
謇吃:直言不讳。
姑固:姑且。
狡狯:机智狡猾。
间关:曲折,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它采用了与当时另一位诗人正辅的诗作相同的韵脚来进行和韵。全诗通过描绘故居附近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以及对朋友的友好情谊。

首句“故居剑阁隔锦官”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遥远而美好的意境。"柑果姜蕨交荆菅"则描绘了故乡丰饶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

中间两句“奇孤甘挂汲古绠,侥觊敢揭钩金竿”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同一根绳索上的不同装饰,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情感态度。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已归耕稼供蒿秸,公贵干蛊高巾冠”则转向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对朋友地位的赞美。诗人通过耕作与友人的尊贵形象,展示了自己退隐田园、淡泊名利的心境。

最后两句“改更句格各謇吃,姑固狡狯加间关”则展现了一种文学创作上的自信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文字游戏,传达了对生活中的点滴之美的感悟与把握。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深刻表达,是一篇融合了诗人个性与时代特色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一)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二)

铁桥本无柱,石楼岂有门。

舞空五色羽,吠云千岁根。

松花酿仙酒,木客馈山飧。

我醉君且去,陶云吾亦云。

形式: 古风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三)

罗浮高万仞,下看扶桑卑。

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

从来性坦率,醉语漏天机。

相逢莫相问,我不记吾谁。

形式: 古风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四)

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

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

真源未纯熟,习气馀陋劣。

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