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道中寄忆四首(其三)》中的第三首,通过“淹留”、“思君”、“朱弦”、“白璧”、“泽国枫初落”、“江天雁独鸣”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以我淹留叹”,诗人自述因滞留而感叹,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绪。接着,“思君弃置情”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似乎在说,自己在思念中感到被遗忘或被抛弃,情感深沉而复杂。
“朱弦齐俗忌,白璧楚人轻”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朱弦”比作高尚的品德或才华,“白璧”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品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不公和对真正价值被轻视的愤慨。朱弦虽好却被俗忌,白璧虽美却遭楚人轻视,形象地描绘出社会上对高尚品质的忽视和误解。
“泽国枫初落,江天雁独鸣”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枫叶飘落,大雁孤鸣,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枫叶的凋零和雁的孤独鸣叫,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
最后,“将祛劳与吝,何日见黄生”表达了诗人希望消除一切烦恼和吝啬,期待早日与友人相见的心愿。这里的“黄生”可能是友人的名字,也可能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社会不公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