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蟂矶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首句“姑熟江头浦溆回”,以姑熟江的曲折水道起笔,展现出江边的蜿蜒景致。接下来的“云岑烟岛翠崔嵬”则描绘了远处山峦叠翠,如蜃楼般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显得高大壮观。
“楼穿蜃气波心出,山戴鳌宫海上来”两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楼阁仿佛穿透海市蜃楼的幻影,从江面升起,而山峰则像是戴着海中的宫殿,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蟂矶庙周边的奇幻景象。
“石见早知潮水落,风生远见客舟开”进一步写出了江潮的规律和船只的动态,石头似乎能预知潮汐的涨落,而微风吹过时,远方的客船也开始启航。这两句富有诗意,寓含着自然的韵律与人间的活动。
最后,“天教迥隔江淮壤,不著游丝点绿苔”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天地的赞叹,感叹其远离尘世喧嚣,只有江河、绿苔和游丝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蟂矶庙周围的自然风光,融合了神话般的想象,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