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归田杂咏十二首(其四)》表达了诗人对常年漂泊江湖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颇怪频年事”揭示了诗人对于多年在外奔波的不解和惊讶,暗示了内心的厌倦。次句“江湖屡滞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长期的羁旅生活。
“王程妨野寺”一句,通过描绘王事(官事)阻碍了他探访乡村寺庙的愿望,暗示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渴望。而“身世落渔舟”则以渔夫的生活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尘世纷扰。
“徒费千金伎,空馀一敝裘”两句,通过对比财富的虚耗与简朴生活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认为金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烦恼。
最后,“素丝虽可叹,知足亦何忧”以“素丝”象征朴素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知足常乐的理解,即使生活简朴,只要内心满足,就没有忧虑。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