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怀三首(其三)

秋来无事不伤神,风物从教又一新。

沙雁隔云将别浦,寒蛩覆业渐依人。

中郎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斫轮。

只有闲情忘未得,柴门还对旧松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秋来无事不伤神”直接点明了季节更迭带来的思绪波动,秋天的来临让诗人不禁陷入深思,感叹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常。接着,“风物从教又一新”则表达了面对变化的态度,虽然季节更替带来了新的景象,但这种变化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沙雁隔云将别浦,寒蛩覆业渐依人”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沙雁在云层中飞翔,即将离开熟悉的水域,寒蛩(蟋蟀)在寒冷中逐渐靠近人类,这些景象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了人生的离合与亲近。通过雁与蛩的不同行为,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深刻理解。

“中郎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斫轮”这两句引用典故,分别指代音乐家蔡邕(字中郎)和工匠鲁班的故事。蔡邕因琴弦断而感伤,鲁班因制作车轮而自豪。诗人在这里借这两个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一方面,他可能在感叹自己或他人在艺术追求上的遗憾;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在反思自己的技艺或成就是否真正满足了内心的期待。

最后,“只有闲情忘未得,柴门还对旧松筠”表达了诗人对于“闲情”的追求与向往。在忙碌与变迁中,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宁静之地,与自然和谐共处,仿佛柴门之外的松竹,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巧妙的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自然以及内心世界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4)

顾绍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山阳程爽林

无端意气漫峥嵘,知己天涯涕欲倾。

骏骨可能招乐毅,狗屠从此识荆卿。

论交不忘期终始,有道真堪托死生。

与尔苍茫同吊古,黄金台畔暮云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渡江

驿路长亭复短亭,柳花漠漠昼冥冥。

人归冀北衣原素,山到江南眼更青。

雨过夕阳看度鸟,风来远浦数扬舲。

开尊且酌高邮酒,不共灵均叹独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秋柳和亮直韵二首(其一)

江南何处迥添愁,眉叶腰枝逼杪秋。

一带残黄鸦数点,断肠正在水西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秋柳和亮直韵二首(其二)

西风一夜报新霜,衰柳寒烟澹夕阳。

愁煞青衫白司马,永丰西角泣秋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