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林寺寻讲经台因循香炉峰侧下山

千尺飞萝手自援,鸣泉数处弄潺湲。

半峰栖雾逢僧湿,绝径穿云见虎閒。

岸帻正宜岩石上,褰衣时傍竹林间。

夕阳翠巘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慎中的诗《由大林寺寻讲经台因循香炉峰侧下山》描绘了作者在大林寺寻找讲经台的旅程。首句“千尺飞萝手自援”展现了山路险峻,藤萝缠绕,诗人需亲手攀援的场景,富有动态感。接下来的“鸣泉数处弄潺湲”则以泉水声为背景,增添了山间的宁静与生机。

“半峰栖雾逢僧湿,绝径穿云见虎閒”两句,通过雾气缭绕的山峰和偶然遇见的闲适老虎,描绘出神秘而幽深的山林环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之趣。诗人头戴巾帻,悠然行走在岩石和竹林之间,显得自在逍遥。

最后,“夕阳翠巘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以夕阳映照下的翠绿山峰作为收尾,既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也暗示了旅程即将结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体验,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吕.朝天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形式:

西湖竹枝

六月玉泉来看鱼,湖头雨过尽芙蕖。

芙蕖花开郎更远,玉泉鱼少亦无书。

形式: 词牌: 竹枝

董逃行

北风破肉胡兵利,汉将驱人死胡地。

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

夜入南山忍冲虎,尚胜迢迢随捕虏。

城中有地尽蓬蒿,城下何人种禾黍。

夜闻《董逃》四面歌,却思乡土泪滂沱。

形式: 乐府曲辞

登清凉石有感

君不见,清凉山前一灵石,一片方方大如席。

云是文殊说法座,千古流传夸胜迹。

我生闻说自孩提,将信还疑难考索。

寄慕兹山四十春,苦为浮名缚冠帻。

迩束嫡宦游汾阳,行旌北指台山冈。

跻攀万仞不惮险,清秋天爽披清凉。

石旁拭目辩真伪,恐感禅家虚诞累。

殷勤立石遍招呼,仆夫累为堪容萃。

始信空中色相真,石能幻化通灵神。

石灵愈信文殊道,道神常显空中身。

空中身,灵山塔,我问灵山山不答。

异石中藏玄妙机,识破玄机输老衲。

老衲前知石灵性,坐石谈经神鬼听;

经余晓月诸山静,神光绕石天花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