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黯黯复沈沈,虚堂拥薄衾。

枕边寻断梦,门外酿轻阴。

谢识孤花意,归知独雁心。

峭寒犹似许,不道入春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的静谧与微妙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季节更迭中的细微情感与自然景象。

首句“黯黯复沈沈,虚堂拥薄衾”描绘了一幅晨起时分,室内光线昏暗,空气沉寂的画面,薄被覆盖着空荡的厅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枕边寻断梦,门外酿轻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暗示着梦境的破碎与外界微雨将至的预感,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隐喻,象征着人生境遇的无常与变幻。

“谢识孤花意,归知独雁心”两句则表达了对孤独与归宿的深刻思考。孤花与独雁分别象征着个体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暗示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归宿的渴望。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最后,“峭寒犹似许,不道入春深”则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峭寒虽未完全消散,但春天已经悄然来临。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提醒人们即使在寒冷中也要看到希望与生机,春天总会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将之京师杂别(其五)

身世浑拚醉似泥,酒醒无奈听晨鸡。

词人畏说中年近,壮士愁看落日低。

才可升沉何用卜,路通南北且休迷。

祇愁寒食清明候,鬼馁坟头羡马医。

形式: 七言律诗

旅馆夜成

斜月阴阴下曲廊,燕眠蝠掠共虚堂。

床头听剑铮成响,帘底看星作有芒。

绿酒无缘消块垒,青山何处葬文章。

待和烛跋些须语,又恐添渠泪一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雨后写望

弥空水气自魂魂,雨过长淮已到门。

七十二川流合处,一条清颍不曾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钱雨楼图照(其一)

天然臞隐骨嵯峨,破絮蒙头自苦哦。

残雪一峰相对立,不知清气落谁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