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倦甚席地卧彻晓(其三)

一闰三旬好合迟,仰看牛女定相思。

几多燕去鸿来感,最是鸡鸣鹊噪时。

月下丑枝都入画,梦中呓语忽成诗。

幕天席地平生志,可伴红儿可乞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奔走倦甚席地卧彻晓(其三)》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

首句“一闰三旬好合迟,仰看牛女定相思”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闰月”为背景,巧妙地将牛郎织女的传说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对爱情的深切思念。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跨越时空的爱恋,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情感的寄托。

接着,“几多燕去鸿来感,最是鸡鸣鹊噪时”,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如燕子的迁徙、鸿雁的南飞、鸡鸣与鹊噪,引发出对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感慨。这些自然现象既是时间的标志,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触发点,体现了他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

“月下丑枝都入画,梦中呓语忽成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在月光下,即使是丑陋的树枝也能成为画家笔下的美景;而在梦中,不经意间的呓语竟成了诗歌的灵感来源。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视角,也暗示了艺术创作往往来源于生活的点滴与心灵深处的情感。

最后,“幕天席地平生志,可伴红儿可乞儿”,诗人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表达了自己一生的志向与追求。无论是陪伴红颜知己还是贫困儿童,都体现了他宽广的胸怀与对人间温情的向往。这种超越物质与地位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赞美。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旧和仲则韵(其一)

萧娘门户昔绸缪,消受馀欢准抵愁。

薄福久拚青骨换,深心先动白头忧。

微风碎玉传私语,仙露明珠认泪眸。

倘负三生连理诺,除非河汉向西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感旧和仲则韵(其二)

日炙红腮晕一丝,晓风妆阁并肩时。

青眉暂屈雕龙笔,皓腕曾充粟凤枝。

夙命未通呼日者,会真无赖薄微之。

家常梳理家常话,别后教君细细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感旧和仲则韵(其三)

较量才名与艳名,青鸾紫凤岂虚生。

并刀抽水难分爱,磁石磨针尚动情。

杜牧十年盟未变,王郎一叹意难平。

是谁管领鸳鸯牒,不问人天颠倒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感旧和仲则韵(其四)

不信翻风跋浪才,柔丝一系竟难裁。

山如有志还能徙,天本无情未肯回。

红鲤岂通心上事,元驹姑待梦中来。

一番徼倖终身恨,便是旁观我亦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