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大司马十二至武陵庄作

西风瑟瑟水潺潺,一径烟霞尽日閒。

游子踏歌惭下里,上公高兴只东山。

亭围细竹青流座,门翳长松翠捍关。

沈醉不知何处宿,武陵原是隔尘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西风瑟瑟水潺潺”,以瑟瑟的西风和潺潺的流水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悠扬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低语。接着,“一径烟霞尽日閒”一句,将视线聚焦于一条被烟霞笼罩的小径,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静谧。

“游子踏歌惭下里,上公高兴只东山。”这两句对比鲜明,游子在乡间小路上自得其乐,唱着质朴的歌谣,而高官则向往着远离尘嚣的东山,表达了不同身份者对自由与宁静的不同追求。通过“惭下里”和“只东山”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展现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与向往。

“亭围细竹青流座,门翳长松翠捍关。”这两句描绘了武陵庄内的景致,亭台周围细竹环绕,绿意盎然,仿佛是自然与建筑和谐共存的典范;而门前的长松则如翠绿的屏障,既保护了庄内,又增添了神秘与庄严之感。

最后,“沈醉不知何处宿,武陵原是隔尘寰。”这两句以游子的醉态收尾,他忘记了时间与地点,沉浸在这片世外桃源之中,仿佛与尘世隔绝。武陵庄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存在,更是一个心灵的避风港,象征着远离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陵庄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寄托。

收录诗词(3)

戴良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至茂屿庄作

梅雨晚初歇,人稀山更幽。

抚松看鹤下,拨藻见鱼游。

水漫无舠系,亭开有客留。

仙踪应不远,于此足忘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十四至茂屿庄作

每有登临兴,停舟湖屿东。

云根穿曲窦,木叶堕秋空。

鹤啄苔馀绿,霞飞日映红。

清幽人迹罕,宛似辋川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三至茂屿庄作

岂有烟霞癖,寻春入翠微。

溪云流树湿,山雨带花飞。

引水声喧座,巡檐香袭衣。

清狂何太甚,竟夕欲忘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再至茂屿山庄

穷病虞卿学著书,偶从司马问田庐。

青春自混渔樵侣,何处还寻隐士居。

十里湖山惟有屐,一丘烟月不须锄。

野猿林鹤休相讶,聊以东山暂息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