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郭衢州

渤海潢池盗,龚卿奉诏忧。

东轩继芳躅,西府踵清流。

同榜黄扉匹,中峰皂盖俦。

中斋同一笑,山屋好中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来自渤海的贪官污吏,龚卿接到圣旨感到忧虑。
他在东轩延续高尚的足迹,西府也跟随清廉之风。
他与同榜的官员们在朝廷并肩,如同中峰的黑伞同行者。
在中斋一同欢笑,山中的小屋正适合欣赏中秋佳节。

注释

渤海:指渤海地区。
潢池:比喻贪官聚集的地方。
龚卿:人名,可能指诗人所提到的某位官员。
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忧:忧虑。
东轩:东部的官署或住所。
芳躅:美好的足迹,高尚的行为。
西府:西部的官署或住所。
踵:跟随,继续。
清流:比喻清廉的官员。
同榜:指科举考试中同榜录取的人。
黄扉:指朝廷的高官职位。
皂盖:黑色的车篷,古代官员出行时的标志。
俦:同伴,同类。
中斋:可能是官署或聚会的场所。
一笑:欢笑,愉快的心情。
山屋:山间的房屋,隐居之处。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许逖所作,名为《寄郭衢州》。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个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渤海潢池盗,龚卿奉诏忧" 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历史时空背景。渤海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名称,而“潢池”则是一种水波连绵的景象。这两句话通过对历史人物龚卿云的提及,传达出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中命令与责任的担忧。

"东轩继芳躅,西府踵清流" 描述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东轩、西府都是指代不同的地方,而“继芳”、“踵清流”则分别描绘出这些地方自然景色的美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排列,展现了诗人眼中理想之地的风光。

"同榜黄扉匹,中峰皂盖俦" 这两句话继续描写山中的景色。“同榜”、“黄扉”都是指代建筑物,而“中峰”则是对山峰位置的形容。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空间。

最后,"中斋同一笑,山屋好中秋" 传递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满足。“中斋”指的是室内,“同一笑”表达了诗人的喜悦,而“山屋好中秋”则是对秋天山中的生活的一种肯定。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自然之美,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他本人对于自然、历史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8)

许月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顾次岳五首(其五)

半夜开窗凭阑坐,无心云起镜湖心。

铺茵烟草漫天幄,璞玉楼台浑色金。

访古寂寥秋漠漠,怀人感慨碧岑岑。

未知何日韦斋井,明月清风烦暑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顾次岳五首(其四)

运千可际休明运,心一堪传贤圣心。

不一此心非自玉,半千之运或如金。

道源天出三清境,远目明双寸碧岑。

胸次须令天样阔,五湖为带三江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顾次岳五首(其三)

镜湖扁字无今古,无古无今只此心。

云入枕边堂署玉,月穷天外日镕金。

楼台髣髴水墨画,烟雾空濛岩壑岑。

须信尚书最难读,人间无许大胸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顾次岳五首(其二)

韦斋井畔通宵月,流出文公阙里心。

半夜起来湖莹玉,明朝应有柳摇金。

万壑正看天地肃,一楼坐断水云岑。

镜湖楼扁知无恙,二十年前醉解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