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江淮平乱碑文歌赠王少傅一首

郡县属阉尹,天下遘猛虎。

正德五年来,不得蒙覆露。

谁非金迁位,滔滔仕易贾。

喜哉粉骨诛,不然有簿卤。

贪虐政难改,征税亦复屡。

从此使苍生,剑戟动中土。

血刃及徐沛,肝脑涂齐鲁。

天子上林中,韎韐宜右武。

杨齐固瓦合,卯金为之主。

七萃半白骨,赤眉重跋扈。

綵鹢侍郎死,春江美人堕。

吾郡陆司马,受命秉钺斧。

偏将不寻常,黄云走北虏。

壮哉郤与许,冠军挽强弩。

一战阜城全,再战宋门固。

三战穆陵关,斩获亿万数。

登莱如穷猿,狙猴几不聚。

奔湖侵洞庭,浮洲犯鹦鹉。

侧闻栖狼山,海滨集樯橹。

王师雷霆来,游击各整伍。

飓风忽大起,贼愤不得渡。

棰扼翠微上,矢石下如雨。

晖玺遂捐躯,永无槥车顾。

鼠狗就屠戮,荡洗此高岵。

奏凯吾圣君,报以千万户。

是时兰台贤,请造碑文纪。

有怀乐挥洒,基祸显其故。

上陈将一心,下言皇天怒。

黄绢被片石,琳琅照千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正德五年,地方官员被宦官控制,天下动荡不安的背景。诗人表达了对贪污暴虐政治的不满,以及对能够为百姓斩除凶恶势力的英雄的赞美。诗中提到的“粉骨诛”、“簿卤”等词,形象地表现了对暴政的反抗和对正义的追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贪官横行、赋税繁重的社会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民不聊生、战争频发的惨状。特别提到了徐沛、齐鲁等地的流血事件,以及天子在上林苑中的举措,显示了朝廷对军事力量的重视。诗中还提到了杨齐、卯金等人物,以及七萃、赤眉等军队的行动,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战争局势。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一位名为陆司马的英雄的颂扬,他受命率领军队,击败了北方的敌人,保护了国家的安全。诗中赞扬了他及其部下的英勇行为,如“壮哉郤与许,冠军挽强弩”,“一战阜城全,再战宋门固”。通过这些描述,诗人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胜利的喜悦。

最后,诗中提到了淮海地区的平乱,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诗人还提到,为了纪念这些英雄,有人请求撰写碑文,记录他们的功绩。诗中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正义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人物描写,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与变革,以及人们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和对正义的坚持。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荅程子一首

于陵托园宇,谢客漱坟典。

阳春杳希和,中林自高偃。

吾子川岳秀,翩翩戾吴苑。

澄江理炎棹,昌亭访清馆。

示我琼珠吟,抒轴追艺彦。

万物笼寸毫,群节会华撰。

嘉调振金石,孤鸾凌凤鶠。

观大兴以奇,游遐词故缅。

总发事登涉,飞遁申僶俛。

平生爱探历,玩志久栖衍。

闽区驻仙壤,炎洲遵海壖。

览古及中原,攀灵复东兖。

十载湖岛帆,千里霞月展。

如练泛觞鹢,若鹭动歌艑。

野屐留翠屏,花策举云巘。

插衽曳萝服,弹冠傲尘冕。

眷予山潜者,邂逅遂缱绻。

异代亦可契,对晤讵云浅。

枉赠琅玕唱,惭报无琰琬。

愿言系离旌,款昆慰烦辗。

形式: 古风

登李白酒楼一首

浮云引客思,为我西南流。

酒楼春风生,逝者中泉游。

今朝绿蚁杯,不到黄狐丘。

当年若弗饮,白发徒生愁。

我携鹦鹉来,笑无高阳俦。

凤鸟不衔图,皇皇栖孔丘。

且吟王乔篇,寄与瀛台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筝咏一首

赵女弄秦筝,霞纨烂结束。

丹弦悽且清,玉柱一何促。

芳意托宫徵,阳春宣妙曲。

娇凤跱金堂,鲜云驻华屋。

红颜况可餐,窈窕若琼玉。

歌转兰气流,声断有巧续。

纤指乱悲音,蛾眉向我蹙。

深情虽未言,逸响展衷腹。

千金不足酬,碧萝悬乔木。

形式: 古风

送仲兄会试北上二首(其一)

自昔称三凤,琅玕兄早餐。

今飞帝城去,长路雪霜寒。

弟失风云便,萧萧摧羽翰。

遂令歌舞隔,丹穴忆长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