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海盐二贤祠

思鲁桥边月较明,二贤祠下水偏清。

如何水月无情物,也重当年邑宰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过海盐二贤祠》由元末明初诗人高逊志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首句“思鲁桥边月较明”,诗人以月之明亮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充满回忆与思绪的空间。鲁桥边的月色格外明亮,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的怀念与追忆。

次句“二贤祠下水偏清”,将视线转向二贤祠所在的水边,水的清澈与月的明亮相呼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更寓意着二贤祠内两位贤者的高尚品德如同清水一般透明纯净,令人敬仰。

接着,“如何水月无情物,也重当年邑宰名”,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水和月作为自然界中无情感的物体,为何会承载并纪念着当年邑宰(地方官)的名声?这一问,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对历史人物影响力的深刻反思。它暗示了人们对于杰出人物的纪念与崇拜,超越了物质世界,成为了一种永恒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记忆传承的感慨。在高逊志的笔下,自然与人文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深意的画面。

收录诗词(49)

高逊志(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陶九成东归

大江秋涨满,沄沄绿波注。

送尔东归人,愁怀渺烟树。

方谋耕钓隐,巳遂沧洲趣。

圭组尚予萦,京华独淹驻。

他日漫相思,离舟从此去。

形式: 古风

甲辰九日东塔登高得玉字

拿舟出东城,秋高气应肃。

虽无龙山境,华林亦不俗。

双池水清白,于以濯缨足。

飞觞坐苔石,寒泉荐幽菊。

乃登梁朝塔,观海望天目。

诸贤快先步,嗟予苦蜷局。

不及终雅兴,徙倚阑干曲。

分题寄游胜,抛砖引群玉。

形式: 古风

题惠麓秋社图

泽国霜晴过雁天,翠微秋色净无烟。

归来好记登临处,苜蓿盘香第二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忆别

予本念乡井,风波忽巳临。

翩翩一长别,慷慨增悲吟。

况当季秋月,千里漫沈阴。

惊风振西郭,繁霜飞北林。

羁情逐马首,哀思悽虫音。

小人诚有母,主命恐难任。

圭纽讵匪荣,喜惧镌我心。

当年惜形影,此日悲商参。

不用深追昔,还须重念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