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其四)

扁舟西去。两地情怀无说处。各自生愁。

各自昏昏过一秋。寒灯谁共。枕上定须寻好梦。

梦若寻来。夜半楼扉为我开。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减兰·其四》是黄燮清所写,以扁舟西去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与远方之人的离别之情和孤独心境。"扁舟西去"四字简洁地勾勒出画面,暗示着离别之舟渐行渐远,而"两地情怀无说处"则表达了两人之间无法言说的深深思念和愁绪。

接下来的两句"各自生愁。各自昏昏过一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他们各自承受着相思之苦,度过漫长的秋天,生活因思念而显得昏暗无光。词人通过"各自"二字,强调了分离后各自独立面对生活的孤寂。

下片转向夜晚,"寒灯谁共"描绘了主人公在冷清的灯光下独眠的情景,他期待能有一个好梦来暂时逃离现实的苦闷。最后两句"梦若寻来。夜半楼扉为我开"富有浪漫色彩,梦见对方会打开楼门迎接自己,这不仅是对相聚的渴望,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其一)

玲珑亭子分三面,一面迥廊。一面红墙。

一面栏干靠夕阳。木樨香和茶烟腻,才出纱窗。

才整罗棠。人倚西风语亦凉。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二)

去年此刻曾相见,略诉殷勤。略解温存。

略有思量未当真。今年此刻重相见,瘦了眉痕。

肥了愁根。难道秋来例病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卜算子(其一)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

湿翠满西山,春水生南浦。

楼阁何曾管离别,人自匆匆去。

暮色暝高城,回首成烟雨。

惟有帆樯不解愁,只等风吹渡。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

寒重鹧鸪天,春老蘼芜国。

一日思家是几回,早晚潮和汐。

且作少文游,高卧篷窗寂。

万树垂杨梦里过,懒看伤心碧。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