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邵希远校书兼简叔行东屏》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萍踪俱是客,书馆喜相临”,以“萍踪”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暗示诗人与友人都是在世间流转的过客。然而,当他们相聚于书馆时,彼此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显示出即使在短暂的相聚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颔联“来往无多路,分违又一旬”,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分别的无奈。虽然相聚的时间并不长,但分别后又要等待十天的时光,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颈联“酒应端午醉,囊似去年贫”,通过端午节饮酒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生活的艰辛。酒后的醉态与囊中羞涩形成对比,既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也反映了生活的不易。
尾联“烦语贤东道,池鱼好饷宾”,诗人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希望友人能像贤明的主人一样,款待来访的宾客。同时,也借“池鱼”之喻,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善待他人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他人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诗中既有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离别之苦的感怀,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也有对友情温暖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