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军无住计,近腊塞门行。
风劈面疑裂,冻粘髭有声。
太阳过午暗,暮雪照人明。
马上闻吹角,依依认汉城。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行军的艰苦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旅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沉郁的情怀。
“从军无住计”,表明战争中的兵士们没有固定的栖息之地,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近腊塞门行"则指出了他们行进在接近边塞的地方,意味着战事紧迫和环境的险恶。
“风劈面疑裂”,形象地描述了寒风凛冽,似乎能将人的脸皮割裂,这种写法强调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冻粘髭有声"则描绘了极端寒冷之下,连胡须都被冻住并发出了声音,这样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严冬。
“太阳过午暗”,通常太阳在中午时分最为明亮,但这里却是“过午暗”,可能指的是天气阴沉或是由于远离家乡,心情灰暗所致。"暮雪照人明"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傍晚的雪光,也照出了人们的身影,显示出一种凄凉而又清晰。
“马上闻吹角”,诗人在马背上听到了军中吹响的号角,这不仅是一种战争信号,也可能是对士兵们的一种召唤或者动员。"依依认汉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汉地的思念之情,"依依"二字传递出一种依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军旅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边塞战争中的孤独、寒冷与思乡之情。
不详
野景村家好,柴篱夹树身。
牧童眠向日,山犬吠随人。
地僻乡音别,年丰酒味醇。
风光吟有兴,桑麦暖逢春。
帝里山河景莫裁,就中春色似先来。
暖融残雪当时尽,花得东风一夜开。
艳日绮罗香上苑,沸天箫鼓动瑶台。
芳心只恐烟花暮,閒立高楼望几回。
相送当摇落,孤舟泛渺瀰。
去帆看已远,临水立多时。
别浦寒鸿下,空山夜鹤移。
他年重会面,冷鬓共成丝。
地僻无宾侣,柴门昼始开。
溪山寒叶落,江国故人来。
话旧惊霜鬓,论诗滞酒杯。
相留喜同宿,不寐曙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