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镜川学士先生游南园诗韵

官居仅旋马,致客真无谋。

诸公不我弃,枉驾同郊游。

韩家好庭宇,石径通林邱。

轻风散炎溽,白露凄以秋。

泉胍灌畦润,槐阴当屋稠。

地僻境逾静,身閒心更幽。

搴芳步南渚,观稼来东畴。

高情不在酒,而况馔与羞。

词林有钜笔,古调难为酬。

岂徒慰孤陋,亦足消烦忧。

颦眉拟相效,出吻还自筹。

惟馀江山兴,岁岁无穷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杨一清与友人杨镜川一同游览南园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的雅致与宁静,以及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

首句“官居仅旋马,致客真无谋”,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官场,却难以接待宾客的无奈与尴尬,引出后文与友人相聚的难得与珍贵。接着,“诸公不我弃,枉驾同郊游”表达了对友人不辞辛劳前来相聚的感激之情。

“韩家好庭宇,石径通林邱”描绘了南园内环境的优美,石径蜿蜒,通往幽深的林间小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轻风散炎溽,白露凄以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与季节的更迭,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泉胍灌畦润,槐阴当屋稠”进一步描绘了园内的自然景观,泉水滋润着田间,槐树浓荫覆盖,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地僻境逾静,身閒心更幽”则点明了园中环境的静谧与诗人心境的平和。

接下来的“搴芳步南渚,观稼来东畴”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园中漫步赏花、观察庄稼的场景,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高情不在酒,而况馔与羞”表明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友情与情谊并不在于物质的宴饮,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与精神的交流。

“词林有钜笔,古调难为酬”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完全表达自己情感的遗憾。“岂徒慰孤陋,亦足消烦忧”则强调了这次相聚对于缓解诗人内心烦恼的重要意义。

最后,“惟馀江山兴,岁岁无穷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了这种美好的体验将伴随岁月长存,成为诗人永恒的记忆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62)

杨一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杂兴二首(其一)

系舟荫高树,挂席扬天风。

夕照变岩姿,白云行水中。

尘虑忽以忘,豁然心境融。

缅怀十年前,何事不匆匆。

倚杖看牛斗,银河丽层空。

扶桑岂无路,清浅元相通。

晞发吾所愿,至人苦难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舟中杂兴二首(其二)

舟行及秋霁,秋色明苇葭。

天高柁楼浅,日落帆影斜。

故乡在目中,澄江净鸥沙。

愧非能赋才,有句不足誇。

暮听金山潮,朝餐北固霞。

持此不啻足,悠悠送年华。

众手剧云雨,长途多覆车。

泯泯复波波,浮生当奈何。

形式: 古风

访石田有竹庄

冥冥三十年,役役远行迈。

人生各有寓,参商发长喟。

归来五载荐,会晤一何懈。

君如九皋鹤,巢穴故然在。

兹来勿厌迟,瞻望已足快。

昔树今成行,书屋添多廨。

大儿玉树枝,小儿亦潇洒。

登堂礼阿母,出孙呼再拜。

开宴列肥甘,宾主聿相对。

杯酌乱觥筹,谑浪或至再。

春气陡郁蒸,风雨来冥晦。

乐极情神移,狂歌增慷慨。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一)

行乐秋水滨,萧萧木叶下。

僮仆知我劳,凭肩健于马。

归来憩柴门,返照射檐瓦。

聊复一长歌,曲终和良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