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风吹庭树,树树若为秋。
忽作通宵雨,来登近水楼。
湿云攒岫出,叠浪拍天流。
不识新波长,沙边有睡鸥。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风雨交加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命的沉寂。首句“春风”与“秋树”的对比,巧妙地营造了一种季节错位的氛围,引人遐想。接着,“忽作通宵雨”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夜雨连绵的世界,而“来登近水楼”则暗示了诗人独自面对风雨,寻求心灵的慰藉。
“湿云攒岫出,叠浪拍天流”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动态的画面,描绘了云雾缭绕、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最后,“不识新波长,沙边有睡鸥”以鸥鸟的悠闲自得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不详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门前几株树,树外一亭茅。
唼絮鱼行水,衔雏鸟恋巢。
月随瓜架漏,花入药栏交。
难怪陶徵士,移居乐近郊。
亦有终焉志,其如绿鬓何!
云闲犹作雨,水止亦生波。
春暖先鸦起,湖宽让鲫多。
门前亲种柳,生意未婆娑。
出屋梧桐长,都经手自栽。
十年劳树木,百尺看成材。
莽莽风云会,深深雨露培。
最高枝上月,留待凤皇来。
紫滕花压架,开落到如今。
旧雨伤黄土,残春怅绿阴。
寻香犹惘惘,埋玉故深深。
庭下交叉手,多余变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