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刘总干会饮同寮,出示新词,席上用韵

幕府增辉,前度刘郎,又还到来。

看芙蓉池畔,神凝秋水,绮罗丛里,欢动春雷。

彩笔新题,金钗半醉,当日英雄安在哉。

开筵处,是真仙福地,不著纤埃。堪怜倦客情怀。

听吹竹弹丝金奏谐。

有黄花插鬓,何妨敧帽,绿橙醒酒,莫惜空罍。

坐上疏狂,帘间姝丽,应想横波一笑回。

停杯久,待娇歌缓劝,归骑休催。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朝廷更加辉煌,上次离去的刘郎,如今又再次归来。
观赏着芙蓉池边,神情专注如秋水,华美的衣裳中,欢快的气息像春天的雷声。
新的诗篇正在彩笔下诞生,金钗半垂,往日的英雄在哪里呢?
宴席所在之处,实为仙境,洁净无尘。可怜疲倦的旅人情绪。
聆听竹笛和丝弦合奏的音乐。
头上插着黄花,不妨稍稍歪戴帽子,绿色的橙子可以解酒,不必吝啬空杯子。
席间放纵不羁,帘后美女如云,她们想必期待着你的微笑。
停下饮酒,等待着娇美的歌声缓缓劝饮,不要急着催促归程。

注释

幕府:朝廷。
刘郎:代指离去的人。
芙蓉池:美丽的池塘。
神凝秋水:形容神情专注如秋水般清澈。
金钗:古代女子头饰。
横波一笑:形容女子眼神流转,嫣然一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宾客的盛景。"幕府增辉"一句,设定了一个宏伟壮丽的环境。接着,"前度刘郎,又还到来",表明诗人对往昔旧友的怀念与期待。这位刘郎或许是一位英雄豪杰,其再次到来的消息让整个宴会更加热闹。

"看芙蓉池畔,神凝秋水",诗人通过观赏芙蓉花和池中的清澈秋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定。紧接着,"绮罗丛里,欢动春雷",则是对宴会中歌舞升平、欢声雷动的生动描写。

"彩笔新题,金钗半醉,当日英雄安在哉"一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或主宾对过去英勇事迹的缅怀,他们用酒作为媒介,借着半醉之际来回忆往昔。"开筵处,是真仙福地,不著纤埃",这句话表达了宴会举行的地方如同仙境般美好,没有一点尘世的烦恼。

"堪怜倦客情怀",诗人对远方旅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听竹子被吹奏和丝绒金奏的乐曲来表达。"有黄花插鬓,何妨敧帽,绿橙醒酒,莫惜空罍",这几句则是对宴会中轻松愉快的饮酒氛围进行描绘,诗人鼓励大家不要吝啬美好时光,要尽情享受。

"坐上疏狂,帘间姝丽,应想横波一笑回",这句通过对宴会中人们疯狂欢乐的描述,以及帘幕之间美女们的倩影,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纵情享乐的情感。最后,"停杯久,待娇歌缓劝,归骑休催"表明诗人希望宴会能持续更长的时间,不要急于结束,让人们尽情地享受这份欢聚。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人物和氛围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个欢乐且不忘往昔的宴会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收录诗词(16)

李廷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唐汝阳王李琎之后。淳熙八年(公元一一八一年)进士。历无为教官,旌德知县。终于夔(kui)州(治在今重庆市奉节)安抚、朝散郎直秘阁。子二:时免、时英。廷忠著有《洞霄诗集》,今不传;又有《橘山四六集》二十卷,《四库总目》及乐府一卷,行于世

  • 号:橘山
  • 籍贯:于潜
  • 生卒年:1154-121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寿刘子野

人物风流真罕见,何须尘外求仙。

绿龟千岁稳巢莲。醉倾金凿落,笑拥玉婵娟。

须信日边消息好,寒花也作春妍。

笙歌乐地酒中天。功名无限事,都在寿觞前。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寿师幕

秋到三山呈瑞气,斑斑绣虎文章。

早分桂殿一枝香。婉谋参幕府,华署等朝行。

驾月姮娥来献寿,胜如昨夜辉光。

十分满劝紫霞觞。年年花萼宴,相约侍君王。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贺新郎.寿制帅董侍郎

濯锦江头路。望祥云、密拥旌幢,初开天府。

冰露壶中秋玉莹,不著人间烦暑。

现物表、神仙风度。

回首太清宫阙杳,是鸣珂簪笔遨游处。

舟万斛,却西诉。筹边堂上兵无数。

笑当年、蜀山谅将,夜分旗鼓。

听取今朝宣阃令,洗尽蛮烟塞雾。

便催唤、衮衣归去。

运应河清逢岳诞,办中兴事业须申甫。

看岁岁,寿觞举。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感皇恩.寿王节使

昨夜一星明,太微西畔。应得良朝诞名将。

豹韬龙节,谈笑坐清江汉。年年梅雪里、开华宴。

铁券高勋,金钟洪算。要同宗社流芳远。

玺书褒异,自得君王深眷。看看登剑履、明光殿。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