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的《游仙一十九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中以游仙为题材,借神话传说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攀沿日月窟,遂观天地枢”,诗人想象自己攀登至日月之窟,进而观察到天地的中心,象征着追求真理和宇宙奥秘的决心与视野。
“捣金铸豪英,抟糟酝庸愚”,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铸造豪杰与酿造平庸进行对比,暗示通过努力与选择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地位。
“校量宿所造,报应无差铢”,这句话强调因果报应的观念,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相应的回报,没有丝毫偏差。
“丁宁与世言,安分勿浪图”,最后两句是对世人告诫,提醒人们要安于本分,不要妄想不劳而获,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态度和对道德规范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游仙的幻想,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命运的因果关系以及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