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石岐韵

再入岘山寺,同观薝卜花。

山光如夙昔,秋色感年华。

樵径通林莽,渔舟倚岸沙。

别归犹恋恋,信宿借僧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岘山寺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再入岘山寺,同观薝卜花”开门见山,点明了地点和活动,薝卜花在佛教中常象征着智慧与纯洁,此处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接着,“山光如夙昔,秋色感年华”两句,诗人以山光秋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樵径通林莽,渔舟倚岸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樵夫的小径穿越茂密的丛林,渔舟静静地停靠在沙滩旁,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的原始美,也隐含了生活的朴素与宁静。最后,“别归犹恋恋,信宿借僧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留恋之情,即使要离开,也愿意暂时借宿于僧舍,这份情感的细腻与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岘山寺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9)

顾应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魁星灯

荧荧精采散中庭,幻出华灯肖鬼形。

自是文明昭景象,谩誇机巧夺玄冥。

斗杓指处光摇紫,天禄携来燄吐青。

坐觉三垣真可即,此心长拱北辰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看僧鞋菊用旧韵

去年今日赏僧鞋,又是秋风一度开。

岂有灵根通佛性,欲凭行脚见如来。

缁尘洗尽元无染,浮世看残莫浪猜。

仕路羊肠俱踏遍,宁将晚节共深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泉石

野人不作繁华梦,只爱山间泉石清。

扫处乱云黏帚重,汲来新月注壶明。

卧听漱月醒尘耳,坐拂苍苔解宿酲。

莫道膏肓已成癖,此中幽趣有谁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六叠韵答徐半溪

隔林啼鸟自间关,惊起幽人梦里閒。

渴思欲吞云梦泽,卧游应遍武夷山。

但将俗念抛千劫,未达仙阶只一间。

莫讶惠能真獦獠,由来佛性不拘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