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庵潭上夕饮

禅宫遥倚北楼开,楼下平湖落照来。

金水环城全象汉,莲花涌寺宛成台。

诸香各捧空王座,一叶能浮太乙杯。

便是忘归归亦醉,夕阳清角莫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于慎行在明朝时期,以莲花庵潭上的晚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句“禅宫遥倚北楼开”,描绘了禅院与远处楼宇的相对位置,暗示了静谧与庄严的氛围。次句“楼下平湖落照来”,将视线拉回地面,平湖之上夕阳的余晖洒落,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景象。接着,“金水环城全象汉”一句,通过金水环绕城市,暗喻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莲花涌寺宛成台”则进一步强调了莲花庵的独特与美丽,仿佛莲花从中涌出,形成一座精美的台阁,凸显了佛教圣地的神圣与超凡脱俗。

后半部分,“诸香各捧空王座”,描述了寺庙中香烟缭绕的情景,象征着信徒对佛祖的虔诚与敬仰。“一叶能浮太乙杯”,则是以一片叶子轻轻漂浮在酒杯上,比喻事物的轻盈与自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最后,“便是忘归归亦醉,夕阳清角莫相催”,表达了诗人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与宁静之中,甚至忘记了归途,直到夕阳西下,清角声起,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但仍然不愿离去,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的留恋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花庵潭上晚宴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内心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北闸

西城别苑胜瀛洲,十里平湖静不流。

岸草离迷桥畔雨,宫槐隐映水边楼。

声传箫管三天近,香散芙蓉六月秋。

信道吾皇简游幸,石鲸飞处锁龙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姊倩侯将军佥书留京枢府二首(其一)

长安别路起征铙,笑揽金杯视佩刀。

旧国风云开节钺,故园花柳过旌旄。

居临六代青山近,望入千门紫气高。

闻道江南多侠少,将军一为试龙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姊倩侯将军佥书留京枢府二首(其二)

上将璇枢切禁林,登坛自识主恩深。

云连城阙江声壮,节拥楼船海气阴。

宦辙百年萍梗路,离筵千里弟兄心。

庙堂正复思颇牧,岂有雄才可陆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日留都瀛洲会集呈诸馆丈

石渠仙署接朝阳,绮席秋开白玉堂。

九日风烟吴禁苑,两都宾主汉词章。

城依双阙盘龙虎,池绕高台集凤凰。

馆阁先朝多故事,群公勋业踵三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