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井亭

一亭稳著吴山巅,行人举首皆欣然。

喉乾吻燥足力倦,井干列坐㪺寒泉。

含冰漱玉失道暍,五浆之馈谁争先。

银瓶素绠无挂碍,鸱夷谩向征车悬。

问谁好事此修筑,往来尽道封君贤。

吴中此水称第一,分支远自层云边。

荒基断甃纷在眼,昔人遗惠仍流传。

泥汗不复飞鸟下,石罅但有鸣蛙专。

百年义举崇朝复,心存经济真拳拳。

惜哉未免行道恻,一勺小试山中权。

德丰报厚天可必,词林有子方孤骞。

渊澄井冽负公望,克举遗训常周旋。

云肤冰气互蒸滃,从龙行且升于天。

天瓢倾注慰高仰,沛为霖雨酾为川。

吾诗不忘如左券,贞珉可向亭中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费宏所作的《井井亭》诗,描绘了对一处井亭的赞美与感慨。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井亭在吴山之巅的独特位置,以及它为过往行人提供清凉甘泉的实用价值。诗人通过“喉乾吻燥足力倦”描绘了行人的疲惫状态,而“井干列坐㪺寒泉”则展现了井亭为他们带来的解渴之乐。

接着,诗人借用水的特性,如“含冰漱玉失道暍”,形象地表达了井水的清凉与解暑效果,同时通过“五浆之馈谁争先”暗示了井亭作为公共饮水点的重要性。诗人还提到井水的来源,“银瓶素绠无挂碍,鸱夷谩向征车悬”,强调了井水的纯净与便利性。

诗中还提到了井亭的修建者和维护者,他们被赞为“好事之人”,体现了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尊重与赞扬。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井亭所在的环境,“吴中此水称第一,分支远自层云边”,强调了井水的珍贵与独特。同时,诗人也关注到井亭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荒基断甃纷在眼,昔人遗惠仍流传”,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井亭及其背后精神的敬仰,“百年义举崇朝复,心存经济真拳拳”,赞美了井亭所代表的社会责任感和经济智慧。同时,诗人也寄予了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德丰报厚天可必,词林有子方孤骞”,希望井亭的美德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整首诗不仅赞美了井亭的实用价值,更深刻地探讨了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意义。

收录诗词(80)

费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三府安公题所藏史痴翁图二首(其一)春景

雨收云淡东风软,叠叠林峦青似染。

翠蔼晴岚扑面来,游人选胜开春宴。

小小亭台载酒过,深深楼观题诗遍。

芳树交加百鸟鸣,清溪掩映千花艳。

谁摹此景笔颇奇,无限风光归匹练。

使君胸次若藏春,爱此寻常舒复卷。

画惟写意不须工,境若会心非在远。

阳和有脚望循行,寒谷吹嘘待邹衍。

形式: 古风

为三府安公题所藏史痴翁图二首(其二)雪景

万壑千崖堆玉尘,老松僵立霜皮皴。

行人飞鸟不见影,渔蓑揭揭趋江滨。

荒村酒薄鱼可换,径须一醉宁知贫。

诗人往往敬画此,不誇锦帐罗醲醇。

使君爱诗复爱画,行吟坐对皆天真。

高堂六月苦炎热,披图便觉融心神。

清飙拂座送凉冷,寒岫照眼增嶙峋。

欲凭一问茅檐下,或有扃门高卧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柳絮

舟中不记春将暮,忽见风中有飞絮。

巧能投隙入青帘,媚欲依人沾白纻。

漫空舞雪真颠彺,天地明远春茫茫。

琼楼玉宇最高处,因风作态随飘扬。

毡铺球转俱无益,雀啄鱼吹供戏剧。

儿童欲捉到手难,始终凭藉东风力。

柳花飞尽春江头,春光欲去不可留。

污池但有青萍合,烟景凄迷柳线柔。

形式: 古风

赠程侃

武夷之山信奇绝,幢节森罗屏障列。

清溪九曲绕山流,膏黛澄凝罗带摺。

神仙炼药须名山,遗蜕往往留山间。

洞门石扇瞰幽壑,丹梯百丈谁能攀。

我家去山才咫尺,屡阅图经常叹息。

何时一叶泛扁舟,历览烟霞访仙迹。

生今从仕闽关头,兹山应得时时游。

沿流击楫棹讴发,可藉胜境消閒愁。

山中闻说多瑶草,采服令人却衰老。

若得红颜生羽翰,世上浮沈何足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