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养源因先冢瑞松作亭求诗

樛枝偃盖蔚相扶,绝胜分封五大夫。

天遣岁寒双干合,人言江左百城无。

闻孙为表祠丛胜,好事争传宰树图。

肯学并柯桃与李,四时佳色照黄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翁养源因先冢瑞松作亭求诗》。诗中描绘了一棵古老而茂盛的松树,其枝干弯曲,仿佛相互扶持,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力。诗人以这棵松树比拟为“五大夫”,强调其非凡之处,并且指出在寒冷的季节里,这棵树的两根主干紧紧相合,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诗人引用民间传说,称在江南地区,找不到如此众多的城市能与这棵松树媲美,进一步突出了其独特价值。

诗中还提到有人为了纪念这棵松树,特意修建了祠堂,并绘制了松树图,以此来传承和颂扬其精神。最后,诗人以桃树和李树对比,表示这棵松树四季常青,其美丽的景色如同照亮黄垆的光芒,永不褪色。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赞美了松树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过宁国小岭

步历崔嵬数百寻,垂堂漫许戒千金。

年来世事总如梦,老去儿曹长挂心。

听雨不眠那夜永,行山未遍忽秋深。

天寒更度宛陵水,霜月欲生风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安许明府同里之亲任满回家求诗为别即席赋此兼简熊使君

三载相依葛与瓜,一尊为别忽天涯。

君先归路经回雁,我正幽栖似浣花。

好去乘时追俊彦,莫嗔无力荐才华。

城中若见渔樵客,须问浮溪老圃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汴中偶题

蜻蜓斜日立帘钩,燕子新晴语柁楼。

熠熠晚花随意得,茫茫春水此生浮。

无官可缓三人带,有子能胜十具牛。

老大拂衣归去好,莼鲈何必待清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金陵

六代兴亡迹愈陈,迹陈谁遣意如新。

古今更欲悲何事,天地长留景似人。

云压山低惟妒晚,雾蟠江阔更含春。

固知到此无穷感,岂独区区我一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