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一首赠王十六

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河。

悬知瑞草桥边夜,笑指灯花说老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金粟钗头镶嵌的装饰品繁多
起身仰望,只见残月挂在斜对的天河

注释

金粟:形容贵重或精致的金色粟米形状装饰。
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
缺月:不完整的月亮,指弦月或亏月。
斜河:天河,这里指银河。
悬知:料想,预先知道。
瑞草:象征吉祥的草,如灵芝。
桥边:桥的一旁。
笑指:愉快地指着。
灯花:油灯燃烧时产生的火花。
老坡:苏轼的别号,这里代指苏东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像,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将自然景物与人事关联起来,展现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金粟钗头次第多"一句,设想古代贵族女子头上的金饰如同繁星点缀,既映射出夜空中繁密的星辰,也象征着人间繁华与孤独。接着的"起看缺月带斜河"则是诗人仰望夜空,不仅目光触及了那不完整的月亮,还引出了地平线上蜿蜒的河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

"悬知瑞草桥边夜"中,“悬知”二字表达了一种悬念与期待,而“瑞草桥边夜”则是诗人心目中的一处风景,这里可能隐喻着某种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东西。

最后两句"笑指灯花说老坡",诗人的笑容背后藏匿的是对世事无常和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这里的“老坡”是对北宋时期另一位伟大诗人苏轼本人的自称,他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和文学创作的独特看法。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王晋卿得破墨三昧,又尝闻祖师第一义,故画邢和璞、房次律论前生图,以寄其高趣,东坡居士既作《破琴》诗以记异梦矣,复说偈云

前梦后梦真是一,彼幻此幻非有二。

正好长松水石间,更忆前生后生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和芝上人竹轩

洞外复空中,千千万万同。

劳师唱竹颂,知是阿谁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戏赠秀老

拆却相公庵,泥却驸马竹。

天下人总知,流入《传灯录》。

形式: 古风

和晃美叔老兄

反观皆自直,相诋竟谁谀。

事过始堪笑,梦中今了无。

珍才尚空谷,瘦马正长途。

未识造物意,茫然同一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