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苏渡,南望诸山怪状,谩成

群山多不毛,怪石忽涌出。

土壤剥落尽,恍惚见山骨。

端方俄如屏,秀耸忽如笏。

或员如覆釜,或锐如顿笔。

千奇与万怪,欲写难备述。

谁意寂寥中,惊见此突兀?

双阙高倚云,令人恣超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鹗在舟行至苏渡时,向南远望所见的奇特山景。他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群山中裸露的怪石,形象地比喻它们为不毛之地涌出的奇形怪状,有的像屏风般端正,有的如笏头般秀耸,还有如锅盖圆润,如笔尖锐利。诗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奇百怪难以尽数描述。在寂静的环境中,这些突兀的山峰更显得引人注目,仿佛双阙直插云霄,让人心生超然之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势的雄奇和诗人的游赏之情。

收录诗词(365)

刘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即事

雾罢海日高,衣襟尚馀湿。

高秋煖如春,鸣禽忽相及。

草木罕黄落,寒虫不成蛰。

时于极热中,颇觉凉思集。

于此苟不察,居然即成疾。

游子思故乡,虚名空羁絷。

气候何纷纷,朝夕常岌岌。

何如下泽车,饱饭老乡邑。

形式: 古风

次梅南刘先生韵

江梅苦难滋,草木偏易长。

美人不可期,有约辄屡爽。

惟君砺操行,如蚓食槁壤。

十年不相逢,令我劳远想。

畴昔夜梦君,拄杖时敲门。

梦觉即买丝,直将绣平原。

沧桑万变馀,俄然睹孤根。

重以契阔久,颇觉颜色温。

剧谈到时事,剀切多危言。

猗欤忠节邦,惊见善类蕃。

今秋风雨多,江水何翻翻!

风浪日夕涌,清者亦复浑。

惟馀江边梅,高标至今存。

形式: 古风

感怀三首(其一)

丧乱八九年,乾坤日流血。

人心久不古,伦义悉磨灭。

豺虎在城市,生民半鱼鳖。

张弓不得射,令我重鸣咽。

欲付之忘言,宁无愧司臬?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感怀三首(其二)

醉者常百千,醒者才一二。

苟或不自持,醒者亦复醉。

诸君愿正大,政好持善类。

庶几纲目张,或可起憔悴。

政事如修明,盗贼亦人尔。

无令贾长沙,痛哭至流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