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画兰有感作

春风吹香出芳林,丛兰开傍西岩阴。

几回欲采意不适,路转溪回山更深。

虚堂披图对幽襟,忽如揽衣度崎嵚。

杏坛尼父去已远,湘江屈原空独沈。

我方挥弦坐微吟,微吟未成日将晚。

冰霜欲来侵九畹,兰兮兰兮竟谁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观画兰有感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一幅兰花画卷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

首句“春风吹香出芳林”,以春风轻拂,花香四溢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丛兰开傍西岩阴”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生长于岩石阴凉处的自然环境,暗示兰花的坚韧与高洁。

“几回欲采意不适,路转溪回山更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采摘兰花的冲动,但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暗示了追求美好事物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

“虚堂披图对幽襟,忽如揽衣度崎嵚。”诗人独自在空旷的厅堂中展开画卷,仿佛穿越到画中,体验着崎岖不平的道路,象征着心灵的探索与成长。

“杏坛尼父去已远,湘江屈原空独沈。”这里引用孔子和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感叹道德与理想在现代社会的缺失。

“我方挥弦坐微吟,微吟未成日将晚。”诗人自述正在弹琴低吟,却因时间流逝而未完成,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受到时间限制。

最后,“冰霜欲来侵九畹,兰兮兰兮竟谁管。”冰霜将至,象征着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而兰花是否能安然度过,无人知晓,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兰花的形象,以及诗人面对兰花时的内心活动,展现了对自然美、道德理想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兰花

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

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内阁赏芍药(其一)

一春风日几晴阴,数种名花竞浅深。

禁苑栽培真得地,化工雕刻本何心。

丛疑朋下留鸾宿,香到人间许蝶寻。

台阁风流前辈远,綵毫重和玉堂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