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其二)过淮城口占,有序

马蹄才发,阳平门外,望里是淮安。

可怜此地,曾经流浪,一十五年前。

曲江高会知何处,秋水晚生烟。

惟有垂杨,千条万缕,还挂酒楼边。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少年游·其二》描绘了诗人经过淮城时的怀旧之情。开篇"马蹄才发,阳平门外"以轻快的马蹄声起,点明行旅之状,阳平门外则暗示了淮城的地理位置。接着,诗人感慨万分,回忆起十五年前自己曾在此地流浪,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曲江高会知何处"一句,借曲江盛会的典故,表达对昔日繁华的怀念,而今这些盛况已不可见,只有"秋水晚生烟"的凄迷景象,增添了时空流转的苍凉感。最后,诗人将视线定格在"唯有垂杨,千条万缕,还挂酒楼边",这生动描绘出垂杨依依,仿佛仍挂着旧日欢宴的痕迹,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淮城的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其三)过淮城口占,有序

行来但觅,旗亭旧迹,下马驻城闉。

请看当日,淮流如故,双泪落征轮。

淮阴市上诸年少,相忆总沉沦。

谁料衰年,徵车北去,羞见市中人。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四)题陈检讨小影,傍有侍儿坐蕉簟弄笛

十年苦忆,元龙颜面,梦寐恐难亲。

不虞相见,长安道上,并见在傍人。

停毫一顾踟蹰久,欲待按歌匀,碧鸭消时,红蕉坐去,何处不传神。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南柯子(其一)题胡明府小像

江县看花后,山城种柳时。布袍竹杖鬓如丝。

今日画图相对、系人思。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柯子(其二)题寄史蝶庵卷后

水涨芙蓉粉,烟含杨柳丝。幽人家住五云溪。

行过东坡书院,孝侯祠。箧有中封帖,吟成东去词。

荆南相望一相思。恰又晚村花垛,夕阳时。

形式: 词牌: 南歌子